您的位置:首页>>融资服务>>技术赋能小微金融的招行解决方案http://www.idocking.com

融资服务

技术赋能小微金融的招行解决方案

编辑:竹子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19-09-12   浏览次数:873字体:

      截至2019年5月末,招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130亿元,是股份制银行在该领域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2012年,招行提出普惠和数字化的探索,并逐步建立“零售信贷工厂”,2015年,又在此基础上叠加金融科技战略。最近三年,该行在进行科技转型以及在小微方面的应用步子更快,实现了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的跃升。


    科技重塑贷款流程,使复杂工作简单化、作业流程标准化、流程管理模块化、风控手段多元化。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目前招行已经能够做到小微贷款“T+2”审结,“T+0”放款;同时,零售信贷工厂将风险控制环节由一点或多点扩散至全流程所有岗位,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风险管控效果。


    科技重塑贷款流程


    “其实不管是其他国家的模式,还是国内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对于招商银行这么大规模的银行来说,都没办法照搬。”招商银行零售信贷部副总经理赵晓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事实上,小微金融颇有成效的银行也不乏存在。例如,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评分卡、免担保等金融创新,把小微企业贷款变成极具价值的投资和风险相对较低的业务,在操作上主要以1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在国内,小微普惠领域相对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等也是以小额为主,专注熟悉的地域,有一定的贷款余额规模。


    招商银行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贷款余额已达4000亿元,如此体量,照搬上述模式显然不可取。“必须要依托数据、科技,更高程度标准化,来支撑更多客户,同时管理好风险。尽可能接入更多数据,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客户。”在赵晓君看来,科技的嵌入是商业银行在小微领域取得突破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招商银行探索以“科技+服务”助力小微金融,从服务手段、经营模式和风控能力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提升小微贷款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基于数据持续优化完善评分模型、决策引擎策略等量化分析工具,建立起了一套以数据驱动为主导的小微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赵晓君介绍称,一方面,招商银利用大数据平台,运用“数据+策略+平台”的智能风控体系,分析集群的风险特征,做到风险定位更精确;另一方面,通过对存量押品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形成押品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押品实现精准评级,降低押品风险。


    数字化手段同样运用在贷后风险的管理上。赵晓君认为,传统贷后管理是低效的,不适用于普惠小微业务,所以招商银行先行使用数据识别风险。如果出现异常数据,系统首先会自动筛选,这样既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压力,也提高了贷后管理的精确度。


    从招商银行现阶段实践来看,线上授信最高额度为50万元,更高则有赖于数据和人工的结合,后者更多判定非标准化的内容。“在相当长时间内,小微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中人和数据要形成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这个过程去发现问题、完善机制。”赵晓君强调,此举尝试达到量化工具与人工经验的不断融合。


    “一个中心批全国”的背后


    技术的铺垫,正是招商银行“一个中心批全国”得以实现的关键。审贷的集中以及对地区差异化的把握,是招商银行“铺开”小微的关键。


    “一个中心批全国”的零售信贷工厂模式,即招商银行在总行设立零售信贷工厂,集中全国44家分行的线上小微信贷业务,像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一样,通过标准化、流水线的作业对贷款进行审批。目前,以小微贷后预警、催收逐步全流程系统化管理为基础,招商银行实现了对存量小微业务的“三集中”管理:策略集中管控、预警早催集中运营、后端催收流程集中监控。通过贷后体系“三集中”,既增强了风险预警及化解处置能力,又降低了风险操作成本。


    “集中审批”的背后是统一的标准和数字化操作。赵晓君解释,这是为了让信贷风险标准更趋一致,防止同样的产品在各个地区落地标准不同。同时,总行统一操作也凸显了审批的独立性。“这是所有资产质量保证的前提。”赵晓君强调,管住风险是核心,在此过程中,总行也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来建模、验证数据、优化评分卡。另外,为了更好提升效率,完善“一个中心”,招商银行设计统一流程,构建“快递式”审批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


    对于如何更好熨平地区差异化的问题,赵晓君回应:“我们在各地都接入大量当地数据,并且派总行审贷官去分行了解情况。目前风险水平还是符合期许的,全行总体数值也在承受范围内。”


    此外,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为了破解小微风险识别的难题,招商银行还引入了包括个人及企业征信信息、工商信息、法院执行信息以及公积金和税务等公信力信息在内的大量内外部数据。赵晓君也呼吁,类似产权登记部门等还需要更多接入,共同服务好小微企业。